云峰基金李穎個人資料-2006年基金發生了什么
中國銀行辦理首筆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業務
2011-12-01
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12月1日,中國銀行獲得銀行間外匯市場和對客戶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資格,并成功辦理了首筆業務。
此次推出的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產品的特點是,客戶可將遠期結匯或購匯成本鎖定在一個預先設置的區間內,既能獲得保值的靈活性,又可降低或免除交易成本。這是繼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外匯掉期業務、人民幣對外匯普通期權業務后,銀行面向境內企業推出的又一新型匯率避險業務。
自2002年開辦外匯期權業務,中國銀行不斷豐富期權報價產品,目前已向企業客戶提供美元、歐元等13個貨幣及主要交叉盤的簡單期權產品、復雜期權產品、期權組合產品以及黃金、白銀期權產品報價,和主要外幣對人民幣的期權及期權組合產品報價。中國銀行將繼續發揮在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上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標普上調中國銀行信用評級
2011-12-01
11月30日,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將中國銀行長期交易對手評級由A-上調至A,短期交易對手評級由A-2上調至A-1,長期評級展望為穩定。
標準普爾公司上調評級是對中國銀行穩健的經營業績、國際化競爭優勢、多元化經營水平及拓展人民幣業務戰略的肯定,評級上調將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中國銀行市場整體影響力。
中國銀行公布2011年上半年業績
實現稅后利潤701億元,同比增長29%
2011-08-24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3988;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編號: 601988)于8月24日公布2011年中期業績: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上半年中行實現稅后利潤701.33億元,同比增長28.98%;實現股東應享稅后利潤665.13億元,增長27.86%。
核心財務指標持續提升,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1年上半年,中行資產負債規模穩步擴大,經營績效持續提升。6月末,中行資產總額11.48萬億元,負債總額10.78萬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9.79%、10.19%。上半年,中行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增加0.04元。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和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28%和19.87%,同比分別提高0.10 和0.48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28.81%,同比下降0.98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與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2.95%、10.01%。
中行充分發揮集團綜合經營優勢,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強化交叉銷售,推動中間業務快速發展。上半年實現非利息收入557.59億元,同比增幅35.95%。非利息收入占比33.60%,同比提高2.7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同業領先地位。公司金融、個人金融、金融市場各業務條線中間業務
凈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結算與清算、代理、信用承諾業務手續費收入增速達到30%以上。
存貸款平穩增長,小企業業務快速發展
上半年,中行積極應對宏觀形勢變化,不斷完善資產負債綜合平衡管理措施,存貸款業務均衡增長。6月末,集團人民幣存、貸款分別新增4,968.47億元和4,195.53億元,增幅為8.11%和10.11%。外幣存、貸款分別新增153.08億美元和263.95億美元,增幅為7.47%和11.57%。中國內地新發放人民幣、美元貸款平均利率分別為6.22%和3.42%,比2010年提升100個基點和71個基點。
中行創新"差異化"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廣"中銀信貸工廠",開發適用于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推出"中關村模式"、"影視通寶"、"棉貸通寶"等多類專屬服務產品。6月末,小企業授信客戶數2.9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8.02%;貸款余額3,239.7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5.35%;小企業貸款新增占全部公司貸款新增比重達35.61%;不良貸款率2.01%,比上年末下降0.78個百分點。
國際結算全球領先,跨境業務領跑市場
中行通過優勢產品拓展客戶資源,推動國際結算業務平穩較快增長,進一步鞏固傳統市場領先優勢。上半年,國際結算量達1.18萬億美元,保持全球領先;出口雙保理業務量18.85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領跑市場。上半年,中行境內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3,441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業務量,同比增幅超過200%,市場份額31.53%,比年初上升2.8個百分點。中銀香港以參加行身份辦理業務2,718億元。其他海外機構辦理業務2,640億元。中行為不同行業的數千家客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逾萬筆,涉及客戶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境外參加行開立400多個跨境人民幣清算賬戶,處于市場絕對領先地位。
海外業務快速發展,多元化優勢進一步擴大
2011年上半年,中行抓住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歷史機遇,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加快全球布局,大力拓展海外業務,持續推進海內外一體化發展,繼續保持國際化領先優勢。6月末,海外存、貸款總額分別達到2,022.29億美元和1,783.12億美元,比上年末分別增長16.78%和30.92%。香港、澳門、臺灣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實現非利息收入27.59億美元,同比增長31.13%。香港地區銀團貸款、住房貸款等業務繼續領跑市場。中行充分發揮投資銀行、保險、直接投資等多元化業務平臺專業優勢,利潤貢獻持續提升。上半年多元化平臺稅前利潤84.39億元,同比增長85.07%。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重點領域風險可控
上半年,中行持續提高風險管理和內控工作的系統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推進風險管理一體化、精細化和專
業化建設,有效加強全面風險管理,提升戰略響應能力。不良貸款資產余額和比率控制在較低水平。6月末,不良貸款率1.00%,比上年末下降0.10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217.29%,比上年末提高20.62個百分點。重點領域風險管控成效明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占比下降,房地產行業信貸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不良率均低于整體水平。
IT藍圖加快實施,基礎建設邁上新臺階
2011年以來,我行繼續大力推進IT藍圖實施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2家分行成功上線,并統一升級到3.0版本。新系統及時跟進業務一線需求,實現多項重大功能改進,客戶服務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服務渠道進一步完善。上半年,中行積極推進大中型全功能網點建設,組織開展網點等級評定,結合IT藍圖上線推進網點業務流程整合。電子銀行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6月末,中國內地企業網銀、個人網銀客戶數分別比年初增長102%和64%;公司基礎客戶和個人有效客戶的覆蓋率分別提高25和10個百分點;企業網銀跨境服務范圍擴大到27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目前已有10家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順利開業,發展勢頭良好。
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蕩,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在繼續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將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中國銀行將繼續貫徹落實發展戰略規劃和"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境發展"的要求,以加快建設大型跨國銀行集團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全球一體化的經營管理體系;以提高網點效能為著力點,進一步提升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大力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和全面風險管理,推動各項業務又好又快持續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行成立一百周年。
中國銀行完成首筆銀行間澳元、加元兌人民幣報價交易
2011-11-28
今日上午9點30分,中國銀行順利完成了銀行間外匯市場首筆澳元兌人民幣及加元兌人民幣報價交易。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我國的重要貿易伙伴,澳元和加元也是國際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商品貨幣之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自2011年11月28日起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澳元、加元兌人民幣掛牌交易。
中國銀行是我國銀行間市場最具影響力、掛牌貨幣最齊全的做市商,此前已開展澳元、加元兌人民幣的對客現匯現鈔結售匯掛牌報價業務,擁有豐富的即遠期對客結售匯產品和報價經驗。中國銀行將
抓住澳元、加元銀行間市場掛牌這一重要機遇,積極開展澳元與加元的做市報價工作,完善澳元與加元國際結算、貿易融資、遠期結售匯等業務品種,鞏固市場地位,提升外匯服務的競爭力。
中國銀行神戶分行正式開業
2011-11-25
11月25日,中國銀行在日本設立的第六家機構--神戶分行隆重舉行開業典禮。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中國駐日本大阪副總領事張欣、日本兵庫縣知事、神戶市市長、及來自當地金融同業、中日企業、華人華僑社團等180多位嘉賓共同出席。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致辭中表示,中行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在日本的服務網絡,竭誠為廣大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務,為推動中日兩國友好往來和經貿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銀行神戶分行將在經貿、金融、技術和人員交流等方面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與支持。
中國駐日本大阪副總領事張欣對中國銀行神戶分行開業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在當前中日經貿往來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銀行在神戶設立分行必將對日本關西地區與中國的經貿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銀行是最早在日本設立機構的中資銀行,1931年就設立了大阪分行。1986年7月設立東京分行以來,隨著中日兩國的經濟增長和經貿往來,中國銀行在日本的事業快速發展,先后在東京、大阪、橫濱、名古屋等地設有五家機構,業務規模、盈利水平均列在日中資銀行之首。
神戶市位于日本本州島西南部,是僅次于東京、橫濱、大阪、名古屋、札幌的日本第六大城市。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現代化碼頭,現今已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港口。神戶也是日本重要的鋼鐵、汽車和造船業基地。
中國銀行首家海外大宗商品融資中心及福費廷中心成立
2011-09-23
9月22日,中國銀行大宗商品融資中心(新加坡)及福費廷中心(新加坡)同時宣布成立,成為首家在海外設立大宗商品融資中心及福費廷中心的中資銀行。我國駐新加坡大使魏葦、中國銀行副行長岳毅及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助理局長黎秀婷等出席揭牌儀式。
中行副行長岳毅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新加坡地處亞太核心區域,在亞太地區大宗商品貿易及貿易融資資產二級市場交易領域享有重要地位,而中國銀行自1936年在新加坡設立分行以來,一貫秉承服務中新經貿合作,推動當地金融市場發展的宗旨,不斷汲取新加坡當地先進經驗,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各界客戶提供包括存貸款、貿易融資、信用卡、資金交易、理財等全方位的金融產品,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及良好的市場形象。此次在新加坡設立大宗商品融
資中心及福費廷中心,中國銀行將有機整合亞太區機構相關業務資源,發揮集團一體化優勢,推動包括新加坡分行在內的亞太區域相關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并促進集團綜合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是中國銀行實踐"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境發展"戰略方針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銀行為完善海外戰略布局,打造全球最佳貿易金融服務銀行邁出的重要一步。u3000
據介紹,上述兩中心均設立在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中心將致力于借助新加坡繁榮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及貿易融資資產二級交易市場,積極開展大宗商品融資業務以及亞太區貿易融資資產的集中分銷及買入業務,一方面將努力建立起包括全球市場參與者在內的廣泛的合作銀行網絡,為中行區域內貿易融資資產的風險分銷及規模調劑建立多元化的渠道,逐步搭建起完善的區域性風險資產組合管理及風險分銷集中化管理體系;另一方面將充分利用新加坡地緣優勢,深挖市場、拓展客戶,不斷提高大宗商品融資產品研發及風險管理水平,最終建立專業化的營銷、運營及管理體系、完善涵蓋商業銀行與投行業務的全系列大宗商品融資產品,有力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作為全球國際結算業務量第一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一直致力于在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領域的突破與創新,在推動自身業務發展、樹立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不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取得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全球第一、出口雙保理業務全球第一等矚目業績??梢灶A見,兩個中心成立后,中國銀行將進一步實現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有機融合,更好地發揮中新兩國經貿交流與金融合作的橋梁作用,為新加坡金融市場的繁榮以及中國與東盟(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往來貢獻更大的力量。
東南亞地區是中國銀行海外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此次福費廷中心和大宗商品融資中心的正式設立為肇始與契機,中國銀行將不斷發揮新加坡在東南亞區域經營中的統籌功能,提高東南亞區域內的專業化與集約化經營水平,加強區域內一體化的風險管理。未來中國銀行將繼續在新加坡建設銀行卡、財富管理和個人信貸業務等重點產品與業務平臺,力爭在東南亞區域內率先實現各項業務的突破性進展。
中行在非洲首推人民幣現鈔業務
2011-08-03
中國銀行近日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正式推出人民幣現鈔業務,成為首家在非洲推出現鈔業務的商業銀行。這項全新的人民幣業務將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和支持,有利于推動和促進中非、中贊經濟合作。
贊比亞中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人民幣現鈔業務的推出,贊比亞中行將加快產品的
研發和創新,進一步加強與金融同業、兌換所的合作,爭取成為非洲地區人民幣清算行。"
自去年以來,贊比亞中行在當地成功推出了包括人民幣賬戶、人民幣預付卡、人民幣匯兌、人民幣存貸款、貿易融資服務等系列人民幣服務品種。日益豐富的人民幣產品線讓贊比亞中行獲得了在贊中資企業的歡迎,并吸引了周邊國家中資企業加強與贊中行的業務往來。
贊比亞中行成立于1997年,是中國銀行集團在非洲注冊設立的第一家全資附屬機構,也是中國在非洲大陸的第一家金融機構。目前,包括贊中行在內,贊比亞境內共有18家商業銀行。2010年末,贊中行資產在當地銀行排名第五。從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間,贊中行資產規模增長2488%,在當地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一,被《贊比亞時報》譽為"成長中的領軍銀行"。
目前,在贊投資的中資企業達到300多家,涉及礦業、農業、電信、建筑等多個領域。據統計,2010年中國在贊的注冊投資額達到11.3億美元,累計對贊投資達到20億美元。中贊雙邊貿易額為28.5億美元,在南部非洲國家中位居第三位
中國銀行"百年行慶"宣傳口號及標識正式發布
2011-07-26
7月25日,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中國銀行正式發布了"百年行慶"宣傳口號及標識設計。
此次對外發布的中國銀行"百年行慶"宣傳口號包括"百年中行 全球服務"、"百年中行 百年輝煌"、"熱烈慶祝中國銀行成立100周年"、"追求卓越 持續增長 建設國際一流銀行"、"愛中行 迎行慶"。一個由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局部造型及地球版圖組成的金色"100"圖案成為行慶專用標識。
中行方面表示,"百年行慶"宣傳口號及標識征集活動歷時近半年,得到了來自全球中行員工及國內外眾多專業設計機構的熱烈響應。從一萬余條候選口號中選出的五條行慶宣傳口號既體現了中國銀行作為中國連續經營時間最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銀行的特點,反映出100年來輝煌成就,也表達了全體中行員工期盼行慶的喜悅心情。行慶標識從近500個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以中行員工的創意設計為基礎,數字"1"造型靈感來自位于北京西單商業區的中行總行大廈,三角形結構是中行建筑中的代表性元素,而地球版圖呈現望遠鏡形狀,寓意中國銀行的全球化發展戰略和高瞻遠矚、放眼未來的經營智慧。
中國銀行誕生于辛亥革命,于1912年2月5日成立于上海,是國內唯一連續經營百年的銀行,見證了近百年來中國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風云,經歷了近現代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曲折歷程,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建立之初的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國際貿易專業銀行,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外匯
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今天中行已經發展成為大型跨國經營銀行集團。中國銀行現已連續23年入選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最早入選該榜單的中國企業。7月8日,中國銀行榮獲國際知名專業雜志《歐洲貨幣》頒發的"2011年度中國最佳銀行"稱號,自1993年以來第9次獲此殊榮。截至目前,中國銀行的機構網絡遍及境內、港、澳、臺及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銀行首推跨境托管服務
2011-07-18
近日,中國銀行在國內首家推出跨境托管產品,標志著國內銀行已具備自主提供跨境托管服務的能力。
為適應我國跨境投資的增加,使托管服務能力盡快達到國際水平,中國銀行自主研發了全球托管系統(GCS),并于今年6月在境外順利投產。該系統采用國際先進的資產托管理念和信息技術,具有各項核心托管服務功能。7月1日,首只QDII托管轉入新系統運行,成功實現了北京、紐約、香港等地托管行間交易指令的實時傳送。據中國銀行托管部負責人介紹,全球托管系統(GCS)將不斷開發更多的業務模塊,以滿足客戶全球投資的增值服務要求。
我國銀行自1998年開始辦理托管業務,但始終不具備跨境托管服務能力,國內機構、企業的跨境投資資產基本都托管在外資銀行。近年來,國內銀行推出1+1的托管模式,即境內銀行與客戶簽署跨境托管協議,同時委托一家境外銀行提供境外托管服務,而提供境外托管服務的銀行依然是外資銀行。此次中國銀行跨境托管產品的推出,將改變目前這種狀況,是我國托管業的一個重大突破。未來中國銀行將主要依托其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的海外機構網絡為客戶提供跨境托管服務。
中國銀行首家縣域二級分行成立
支持義烏建設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
2011-06-14
6月10日,中國銀行首家縣域二級分行--中國銀行義烏市分行在我國第10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浙江省義烏市正式宣告成立。
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銀行義烏市分行被賦予全部的二級分行經營管理職能,直接隸屬于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機構升格后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力度,積極支持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與義烏經濟共同成長。
中國銀行義烏市支行隸屬于中國銀行金華市分行。成立20年來,根植義烏這片熱土,積極服務于依托小商品市場成長起來的一大批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0年底,該行擁有營業機構18家,資產總量達14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達136億元,貸款余額達83億元,具備了升格的堅實基礎。
位于浙江中部的義烏市,在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由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小縣,
建設成為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貿易重鎮。到2010年底,義烏市場經營面積達400余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匯集了4202個種類、170多萬種商品,銷售網絡遍及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2010年義烏海關監管集裝箱出口達57.6萬個,中國小商品城市場成交額達456億元,連續20年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今年3月,國務院批準義烏市進行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是我國第10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中國銀行辦理首筆對客戶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
2011-04-08
4月初,中國銀行為國內一家企業敘做了美元兌人民幣普通歐式期權交易,成功辦理首筆對客戶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
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是以人民幣相關貨幣對為標的物的期權合約,合約買方有權在期權合約到期日選擇是否行使合約約定。這時是繼遠期結售匯、人民幣外匯掉期業務后,銀行面向境內企業推出的新型匯率避險業務。
自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我國外匯市場加快發展,交易品種日趨豐富,銀行對客戶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相繼推出遠期、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等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今年2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自4月起,銀行可為企業辦理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
中國銀行自2002年開辦外匯期權業務起,近十年來不斷豐富期權報價產品,目前已向企業客戶提供美元、歐元等13個貨幣及主要交叉盤的簡單期權產品、復雜期權產品、期權組合產品以及黃金、白銀期權產品報價。作為首批獲準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的銀行,中國銀行目前可向客戶提供美元、歐元、日元、港幣、英鎊等主要貨幣對各期限結構的期權產品報價。未來,中國銀行將發揮在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上的優勢,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報價服務。
中國銀行公布2010年年度業績
全年實現稅后利潤1,096.91億元,同比增長28.52%
2011-03-24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 3988;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編號: 601988)于3月24日公布了2010年年度業績。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國銀行2010年實現稅后利潤1,096.91億元,同比增長28.52%。
2010年,中國銀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決執行宏觀經濟政策,全面實施發展戰略規劃,調結構,擴規模,防風險,上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2010年,中國銀行實現稅后利潤1,096.91億元,實現股東應享稅后利潤1,044.1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52%和29.20%。年末資產總額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4,598.6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9.51%
。利潤的增幅高于資產規模的增幅。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加0.08元。集團凈息差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達到2.07%。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1.14%,凈資產收益率(ROE)18.87%,分別比上年提高0.05和2.39個百分點。
2010年中行利潤繼續較快增長,主要驅動因素是凈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信貸成本得到嚴格控制,運營效率進一步提高,有效稅率下降。2010年,中行凈利息收入比上年增長22.08%,凈息差提升0.03個百分點。非利息收入比上年增長12.0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收支凈額增長18.41%。信貸成本控制在0.29%,比上年下降0.09個百分點。成本收入比控制在34.16%,比上年下降0.76個百分點。實際稅率由23.18%下降至22.83%。
結構調整不斷深化
2010年,中國銀行大力拓展客戶基礎,持續擴大存款規模。年末存款總額74,832.5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627.02億元,增幅13.03%。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61,254.7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777.95億元,增幅14.54%?;钇诖婵钫急忍岣?.49個百分點,資金成本有所降低。
中國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加快調整信貸結構,努力改善定價水平。年末貸款總額56,606.2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502.63億元,增幅15.28%。其中,人民幣貸款41,498.0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247.88億元,增幅17.72%。交通、水利及電力等重點行業貸款在境內公司貸款中的占比較上年末上升0.95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占比持續下降??蛻艚Y構進一步改善,BB級及以上高評級客戶和中小型客戶貸款占比持續提升。2010年全年新發生本外幣貸款平均利率比上年分別提高12和101個基點。
境內業務快速發展
2010年,中國銀行境內業務發展速度快,質量好,效益高。年末境內資產總額8.5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6萬億元,增幅15.71%,占集團資產總額的78.54%。負債總額8萬億元,增幅15%。2010年,境內機構實現稅后利潤858.20億元,比上年增加214.38億元,增幅33.30%,對集團稅后利潤的貢獻率達到78.24%。境內人民幣凈息差比上年上升6個基點,本外幣凈息差逐季回升,第四季度環比分別提高14和15個基點。境內機構信貸成本0.33%,比上年下降0.11個百分點。
海外業務優勢明顯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年末海外資產和稅后利潤分別占集團的21.46%和21.76%。全年新設海外機構13家,已覆蓋香港、澳門、臺灣以及31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海外資產占比還是利潤貢獻度,機構數量還是國家覆蓋率,均大大領先于國內同業。
2010年中國銀行加大力度推進海內外一體化發展。支持走出去項目累計超過1300個,合同
金額達到1900億美元,業務區域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年度中行再次刷新全球銀行業國際結算量歷史紀錄,國際結算量超過1.97萬億美元,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中行緊緊抓住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業務機會,充分利用海外業務和國際業務上的競爭優勢,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海外人民幣業務上取得先發優勢。全年中國內地機構共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超過1,600億元,中銀香港辦理跨境人民幣清算及結算業務超過3,500億元,市場領先優勢明顯。
資產質量持續提高
2010年,中國銀行進一步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加強重點領域信貸管控,提高市場風險管理水平,推進新資本協議實施,資產質量持續提高。年末不良貸款總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雙降,不良貸款總額624.70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22.48億元,不良貸款率1.10%,比上年末下降0.42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進一步提高,達到196.67%,比上年末上升45.50個百分點。信貸成本0.29%,比上年下降0.09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較低水平。受外幣債券價格回升、本息回流等因素影響,中行債券減值準備本年度回撥29.54億元。
2010年,中國銀行新資本協議實施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就瓿傻谝恢е箫L險計量體系建設。在信用風險領域,建設并優化覆蓋公司、金融機構、主權等風險暴露的內部評級體系,以及零售風險暴露的風險分池體系。市場風險領域,在集團及法人層面實施內部模型。操作風險領域,實現八大業務條線標準法資本計量。風險加權資產計算引擎在國內同業中率先實施。第二、第三支柱建設深入推進。債項評級、風險緩釋、內部模型法實施等十個新資本協議系統依次上線或升級,進一步夯實風險數據基礎。
基礎建設取得新進展
2010年,中行穩步推進渠道建設,傳統網點與電子渠道均衡協調發展,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境內機構營業網點標準化改造基本完成,網點綜合效能全面提升。境內機構網均存款和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0.6%和20.4%。不斷完善涵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家居銀行的電子渠道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全面的電子金融服務。
IT藍圖建設取得重大成果。新的核心銀行系統已在23家分行完成投產,系統運行平穩,業務開展順利,客戶反響良好。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后續分行上線工作,計劃于2011年年底前完成境內推廣。新的核心銀行系統充分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資本得到有效補充
2010年,中國銀行圓滿完成400億元A股可轉債發行及600億元A+H供股計劃,資本金
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不僅滿足了監管機構的要求,也為未來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年末資本充足率達到12.58%,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10.09%,分別比上年末上升1.44和1.02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將采取多項措施加強資本管理工作。一方面通過加強資本預算管理及考核,強化資本約束,另一方面通過調整和優化表內外資產結構,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2011年,世界經濟繼續緩慢復蘇,我國開始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銀行仍然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中國銀行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繼續全面實施發展戰略規劃,抓住機遇,突破瓶頸,大力推進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境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大型跨國經營銀行集團,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行成立100周年。
sel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上日盈虧
盛諾金基金-為什么設立專項基金
私募基金產品名稱-組私募基金
000700 基金-500002基金凈值
公募基金公司設立條件-淘寶推薦的穩健型基金靠譜嘛
醫?;鹗褂霉芾項l例-各基金持股比例規定
貴州航瑞股權基金-湖南省公募基金
鋰電池板塊的基金-華銀基金會
-
上一篇:元祖股份(元祖食品公司簡介)
下一篇:600844(600844丹化科技股吧)